民間傳說中的“五毒”通常指青蛇、蜘蛛、蝎子、蟾蜍和壁虎。
夏季室內經常會看到壁虎,趴在墻上或是天花板上, 而且它們爬動速度很快。 如果受到驚嚇,會迅速鉆到墻角,墻縫,或是家柜后面躲起來。
壁虎屬于蜥蜴的一種,它的樣子很像縮小了的鱷魚,或是巨蜥。 在被追捕的時候,還會甩掉自己的尾巴,斷尾還會一卷一卷的動,所以,好多人都害怕這種小動物。 甚至怕它有毒,因此一見到壁虎,就會趕緊躲開。
其實現代醫學試驗已經證明壁虎是無毒的,表皮也沒有毒,但壁虎的排泄物卻有一定毒性,皮膚接觸壁虎尿會引起過敏,嚴重的會出現潰爛。 所以平時家中有孩子的,還是要避免孩子去接觸壁虎出沒的陰暗地方。
在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“五毒”是指五種藥: 石膽、丹砂、雄黃、石、慈石。 它們本身沒什么毒,但加工合成以后,毒性就非常強,還能以毒攻毒,救人性命。
隨著古代中醫學的發展,又演變成現在熟知五種動物,也是既可以毒也可以醫的。 作為中藥,壁虎又名“守宮”,經過一定加工后,具有祛風定驚、散結止痛的功效。 對于治療中風癱瘓、風濕痹痛,關節炎等都有作用。 主治活血化瘀,抗栓通脈的抗栓膠囊中就含有壁虎這味藥。
提醒:藥用壁虎都需要經過專業加工,多年試驗配比才能給患者用,切勿擅自食用壁虎、蜈蚣等有一定毒性的動物。 曾有報道某主播為吸引粉絲眼球,吃蜈蚣、壁虎導致惡性中毒事件。
關鍵詞: